鶴山市司法局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和諧社會 禾美五邑”調解品牌培育工作,精心打造“禾美”鶴山調解品牌。圍繞群眾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需求,不斷優(yōu)化調解資源配置,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為鶴山市“百縣千鎮(zhèn)萬村高質量發(fā)展工程”建設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聚焦“處早化小”,下好矛盾排查“先手棋”
堅持“預防先行”,結合重大節(jié)日、重要節(jié)點,及時排查苗頭性、預警性信息,做到問題線索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處置,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走深走實。鶴山市司法局緊密聯(lián)合各鎮(zhèn)(街)綜治辦、派出所等部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發(fā)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強大工作合力,著力構建有效銜接、運行高效的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體系,提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成效。2024年,協(xié)調組織各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排查矛盾糾紛786次,共調解案件1429宗,調解成功1429宗,成功率100%。
桃源司法所工作人員在田間地頭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
共和司法所聯(lián)合平安法治辦等職能部門召開矛盾糾紛專項研判會議
聚焦隊伍建設,構筑基層治理“平安墻”
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和《全國人民調解工作規(guī)范》,加強人民調解隊伍建設,規(guī)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209個,其中鎮(zhèn)(街)人民調解委員會10個,村(社區(qū))人民調解委員會139個、行業(yè)性專業(yè)性人民調解委員會6個;打造人民調解室54個,實現(xiàn)了鎮(zhèn)(街)、村(社區(qū))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重點行業(yè)、重點領域人民調解組織基本全覆蓋的工作局面。組建了超過1000人的專兼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其中,專職人民調解員23名,確保矛盾糾紛發(fā)生第一時間能夠迅速響應、高效處置。2024年,組織全市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等開展線上線下業(yè)務培訓共11期,覆蓋480余人次,人民調解員隊伍政治素質、服務理念、專業(yè)素養(yǎng)、調解技能提升明顯。
2024年11月市司法局聯(lián)合市人民法院對專職人民調解員開展實務培訓
市司法局召集專職人民調解員觀看“法先鋒”調解行業(yè)系列培訓
聚焦“以調釋法”,打好多元解紛“主動仗”
通過“調解+普法”相結合,堅持在調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調解,向矛盾雙方當事人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形成“調解一個案件、宣傳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眾”良好效果。近日,農民工李某到龍口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反映所在企業(yè)的拖欠工資情況。龍口鎮(zhèn)人民調解員了解事情原委后,采取背靠背的調解方法,向雙方詳細闡述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中關于工資清償、工程建設領域特別規(guī)定等涉及該案件的相關法律條文。經過人民調解員耐心釋法明理后,最終雙方當事人同意調解委員會提出的付清農民工工資的調解方案,雙方的矛盾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2024年以來,全市人民調解員對矛盾糾紛當事人普法教育達3600余人次,推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huán)境。
共和司法所工作人員在調解過程中向當事人及周邊村民普及相關法律知識
鶴城司法所采用面對面方式依法為雙方當事人化解矛盾糾紛
聚焦調后回訪, 走穩(wěn)走實調解工作“最后一公里”
嚴格執(zhí)行調后回訪工作機制,對所有調解案件實行“應訪盡訪”,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詢問、微信交流等方式,最少與調解當事人跟蹤回訪一次,了解調解協(xié)議履行情況。針對潛在的隱患,及時開展思想疏導,防止矛盾糾紛問題復發(fā)。針對履行調解協(xié)議不及時、不到位的情況,提醒督促當事人及時履約,確保協(xié)議順利執(zhí)行,鞏固調解成效,真正做到案結事了,著力提升群眾對調解工作的滿意度,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
鶴城司法所工作人員致電對調解當事人進行調后回訪工作
接下來,鶴山市司法局將持續(xù)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切實把“預防在前、調解優(yōu)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落到實處,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